蜥蜴、刺猬、水獭等网红宠物,会传染狂犬病吗 世界狂犬病日

 2021年9月28日是第15个世界狂犬病日,今年的主题为“知真相,不恐狂”。

 

除了狗,这些动物也能传播狂犬病

 

近几年,随着独居、空巢群体的扩大,宠物陪伴逐渐成为新式情感寄托。与此同时,庞大的宠物市场正分化出一个小众“异宠圈”,以满足更为另类、新奇的养宠体验,例如原生活于澳大利亚沙漠带的蜥蜴,奶白色的非洲迷你刺猬,因“合十举手”照而风靡网络的水獭等。

 

生活中被宠物抓伤、咬伤的事频繁发生,宠物也可成为多种传染病的传播媒介。狂犬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的急性传染病,可通过发病动物致伤感染,一旦发病,病死率近乎100%。除了犬之外,还有哪些动物会传播狂犬病?那些新兴的网红宠物,会不会传播狂犬病呢?

 

根据我国目前动物传播狂犬病的风险,我们把致伤动物分成高风险、低风险和无风险。被家养或流浪的犬、猫,蝙蝠,流浪或野生的哺乳动物(尤其食肉哺乳动物)致伤,传播狂犬病风险高,致伤后须按要求进行相应的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

 

狂犬病传播低风险动物包括牛、羊、马、猪等家畜,兔、鼠等兔形目和啮齿目动物。所有哺乳动物以外的动物如龟、鱼、鸟类等可视为不传播狂犬病的无风险动物。

 

不传播狂犬病,须警惕其他疾病

 

被低风险、无风险动物致伤,虽然感染狂犬病的可能性基本没有,但须防范其他疾病的感染,例如动物致伤均属于破伤风高风险暴露。

 

破伤风的致病因子——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动物口腔、爪子、皮毛都有可能携带,通过人体的皮肤或黏膜的破口侵入,在局部缺氧环境下细菌繁殖并分泌毒素。破伤风毒素是目前已知的自然界中毒性最强的毒素之一,即使一个小伤口,也有可能会造成破伤风感染,且极微量的毒素就能使人发病。全世界破伤风平均病死率为30%~50%,重症破伤风若不经治疗,病死率几乎100%。然而被动物咬伤后,人们往往容易因为伤口轻微而忽视对破伤风的预防。

 

动物可携带多种病原体,野生动物往往携带的更多,包括巴斯德菌属、葡萄球菌、链球菌及厌氧菌等,狂犬病病毒也属于其中之一。据《中国野生动物狂犬病宿主种类和地区分布分析》文章指出,“全国野生动物狂犬病主要物种为鼬獾、蝙蝠、貉、狼、狐狸。东北部和西北部以狼、蝙蝠、狐狸、貉为主;南部以蝙蝠报道为主;东南部地区以鼬獾为主。”

 

文明养宠,减少动物致伤

 

生活中屡见遛狗不牵绳、宠物随地大小便等现象。历年的新闻报道中也常有宠物伤人事件,轻则破皮小伤,重则撕咬伤等。宠物致伤成为公众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见风险伤害。

 

2021年5月1日,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正式生效,该法第三十条规定:“单位和个人饲养犬只,应当按照规定定期免疫接种狂犬病疫苗,凭动物诊疗机构出具的免疫证明向所在地养犬登记机关申请登记。携带犬只出户的,应当按照规定佩戴犬牌并采取系犬绳等措施,防止犬只伤人、疫病传播。”

 

据相关数据统计,70%的动物疫病可以传染给人类,75%的人类新发传染病来源于动物。中国疾控官网发布的统计信息显示,国内的狂犬病病例九成以上由病犬引起,其次为猫。被狂犬病动物咬伤、抓伤,或舔舐黏膜,都有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

 

小众宠物,三思而后“养”

 

出于猎奇心理,加上网络媒体对网红萌宠的炒作,许多人购养了小众冷门宠物,但其中问题不少。许多小众宠物原为野生动物,甚至是国家保护的濒危野生动物,其饲养要求可能更高,如果缺乏专门的宠物粮食、宠物用品,相应的宠物医疗条件,个人饲养可能导致弃养、饲养不当而致动物死亡,还可能违法。

 

例如网上热销的水獭,虽然许多售卖水獭的商家声称有水獭养殖证,家养不违法,但水獭售卖来源多为走私,且野生水獭属于二级保护动物,个人家养在国内并不合法。2019年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就曾发布调查报告,揭露水獭咖啡馆和社交媒体上的“水獭热”,导致国际上非法交易、捕猎和圈养繁殖水獭的行为日益增长,对水獭种群保护造成了巨大压力。

 

动物致伤,如何应急处理

 

 

一、预防伤口感染,早期处理是关键。

 

狂犬病感染和破伤风感染都有一定潜伏期,被动物致伤后,即使小伤也不可轻视大意。狂犬病和破伤风一旦发作,都属于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的严重疾病,但同时,这两者都是完全可预防的,而预防关键就在于早期处理。例如被犬或猫咬伤、抓伤,第一时间清洗消毒、可有效降低伤口局部的病菌载量,降低伤口感染风险,同时及时就医处理,根据伤口情况和个人免疫史做好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及破伤风预防措施。

 

二、伤口分轻重,处理有原则。

 

对于重伤口的处理,尤其是活动性出血的伤口,首先应先压迫止血,再赶往医院;轻伤口的处理原则是冲洗、冲洗、再冲洗,消毒或者直接去医院找专业医务人员进行规范处置。如果伤口不大,可以先在家用流动清水辅助肥皂水(或弱碱性清洁剂)清洗伤口15分钟。冲洗后用干净的布或者毛巾将伤口处残留液吸尽,覆盖伤口并尽快就医。

 

三、消除狂犬病,动物免疫先行。

 

对于传播或感染狂犬病风险高的动物,致伤后建议及时就医并进行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虽然规范的暴露后处置几乎是100%有效的,但是,人注射狂犬病疫苗其实属于补救措施,是预防狂犬病最后的防线。要消除犬传人狂犬病,就要预防犬不得病,给犬接种狂犬病疫苗最经济、有效、持久的策略。

 

哪些动物致伤后不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

 

低风险动物致伤后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吗?

 

标题中的问题,以下是正解:

 

蜥蜴  非哺乳类动物,致伤后不会传播狂犬病。

 

刺猬  哺乳类动物,致伤后理论上有传播狂犬病的可能性,但是风险很低。

 

水獭  食肉类哺乳类动物,致伤后有传播狂犬病的风险。

 

作者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 殷文武

审核 |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外科主任/创伤救治中心副主任 王传林

策划 | 谭嘉

编辑 | 王建影 

 

 

640.webp